“我今年承包了三個木耳種植大棚”,承包戶王建新說。在一個貧困村,要一戶拿出很多錢投入產業發展也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有政府扶持,企業托底,還是有信心的”王建新說?,F在第一批種植的木耳已經采收晾曬。
通過京東集團牽頭,安徽燕之坊食品有限公司帶領專家到當地考察,根據平石頭村的地理、氣候等自然條件因素決定木耳種植項目,并進行對口扶持提供技術指導以及定點包銷。據負責人張麗琍介紹,針對平石頭村特點,我們實施的產業模式是:“特色種植+各方幫扶+循序改善+獨立成長”。農戶只需要按需采購菌包,場地以及水電均免費使用,各方利用各自的技術平臺管理優勢,讓老百姓在精準扶貧項目的實施中逐步學習,在實踐中提高種植管理技術,培養自我發展的能力,最終達到脫離幫扶獨立成長的目的。張麗琍說:“今年的木耳剛開始收獲,具體產量還未可知,第一年種植不管產量多少,企業都會收購并盡可能讓利給種植戶,但同時,也會按照市場標準來制定收購價格,目的是讓種植戶盡早適應市場規則,早日具備造血能力?!?/span>
除了木耳,“飛翔鴿”項目是京東集團幫扶平石頭村的定點項目。從2017年11月投入準備,現如今比起籌備初期的荒山跟漫天黃土,如今整潔的鴿舍以及現代建筑風格辦公區域要這個山溝溝看著變了個樣。在這,所有鴿子都是放養,三面環山圍起的區域就成了“飛行鴿樂園”,鴿子多運動少生病直接受益的是當地的百姓。
“飛翔鴿”怎么能撲騰著翅膀把收益裝進老百姓的口袋?項目負責人趙山河列舉了兩項增收方式,一方面貧困戶可以通過專項的扶貧資金參與到項目中直接從鴿子的銷售額中獲得“分紅”收益,另一方面鴿子的日常養殖維護以及屠宰加工均需要勞動力,分紅以及用工扶貧疊加的收益足夠讓那些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在家門口脫貧同時也能逐步改善那些深度貧困戶的生活條件。在肉鴿養殖過程中,京東輸出養殖標準、流程、監管、培訓,除了直接扶貧同時也是教育培訓扶貧?,F在14000對種鴿已全部入欄,開始進入了生產。今年8月,第一批“飛翔鴿”已經在京東線上銷售。
通過多年來在扶貧工作中的不斷創新,京東未來也希望引領扶貧進入3.0時代——以品牌化為核心來改變扶貧產業徘徊于低附加值的現狀,進一步增強產品和產業的抗風險能力。石頭上“長”木耳,黃土山坡飛鴿子都將是京東扶貧3.0模式的一次嘗試,不久的將來,平石頭村還將引進品牌民宿,進一步提高村里產品與服務的溢價,幫助扶貧產業真正走向市場,將貧困地區從扶貧之路引入到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