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吃薏米祛濕減肥,你卻只會消化不良,真相竟是因為這個…
作為時下熱議養生話題中的“祛濕”對于我們來說并不陌生,濕氣從中醫角度來說,與“干”、“燥”相對,是疾病的外感病因。
濕邪,可說是現代人健康的最大敵人之一,10個人里有八九個人有濕邪潛伏。濕邪侵襲人體,必困于脾,使人出現泄瀉、水腫、小便短少等癥,濕邪可從小便而去,濕去則陽氣自通。
但是有人連續喝薏米水卻出現消化不良、胃脹氣的情況,這是怎么回事?
生薏米——濕熱人群
根據炮制方法的不同,薏米又分為生的和炒熟的,它們的功效是不同的。因此,想要達到祛濕的目的,就得選對!
生薏米仁偏寒涼,適用于濕熱人群,那我們又該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是濕熱體質呢?
濕熱體質特征
①看舌頭:舌苔厚、粗糙且偏黃。
②看面色:面部易出油、易生粉刺、痤瘡、青春痘。
③看排泄:大便軟粘,或有便秘;小便有發熱感、尿色發黃。
④看全身:全身粘滯不爽;手腳易出汗;體味較大;怕熱。
⑤性格特征:性格多急躁易怒,還容易緊張、壓抑、焦慮。
熟薏米——濕寒體質
熟薏米即炒薏米,經過炒制后的薏仁適合濕氣偏重的寒濕之人。
濕寒體質特征
①看口腔:舌苔厚膩、發白;還伴隨著口臭;會反復出現口腔潰瘍,傷口難以愈合。
②看面色:面部易出油、長痘、長斑;面色晦暗無光;眼瞼下垂。
③看排泄:大便不成形;小便短少或濁。
④看全身:周身沉重、頭痛脹悶;起床時痰多;手腳、四肢常年冰涼。
⑤性格特征:性格多溫和低沉,胖人居多。
但是薏米雖好,也不能天天吃,頓頓吃,最好隔幾天吃一次,切忌一次攝入過多。尤其是經期、孕期的女性,消化功能弱者更要嚴格控制用量,避免引起腸胃不適。
山藥芡實薏仁粥
原料:芡實15克,意苡仁30克 ,山藥30克,紅棗20克。
制作方法:
(1)薏仁放入溫水中浸泡3個小時,撈出瀝去水分備用;
(2) 山藥去皮洗凈,切成條備用;
(3)紅棗洗凈,粳米洗凈備用;
(4)鍋中加適量清水,放入所有食材,小火煮沸后繼續燜半小時即可。
芡實蓮子薏仁排骨湯
原料:芡實30克,薏仁30克,蓮子30克,陳皮15克,姜15克,排骨1000,鹽適量。
制作方法:
(1)將芡實、蓮子、意仁放入清水中浸泡2個小時,洗凈后撈出瀝去水分備用;
(2)陳皮和姜洗凈備用;
(3)排骨剁成塊,洗凈,倒入開水中焯一下,撈出備用;
(4)準備一個沙鍋,將所有食材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繼續煮2個小時,最后加適量鹽調味即可。